關于高校教師的執教之本
作者: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來源: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上傳時間:2023-07-13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事關能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能否做到后繼有人。而在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方面,教材的選用就是一個重要環節。袁貴仁如今強調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特別是教材建設和課堂講壇管理,可謂一語中的。
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文化領域交融融合也在不斷加強,高校教材選用引進西方原版教材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只是由于價值觀、義利觀、世界觀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原版教材往往有一些觀念并不適合中國學生。比如說以個人為中心、崇尚性開放等等,都與中國的傳統道德背道而馳。而今袁貴仁強調要在教材選用上加強對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也正是要在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的基礎上選取更適宜中國學生的素材。
依法治國已經成為國人共識,神圣的象牙塔里更應遵循這一理念。現實的境遇是,當前仍然有部分教職員工的言行舉止未能較好地把握好這個度。比如對敏感社會事件解讀,沒有權威信息披露,僅憑只言片語就高談闊論地向學生發表自己的“高見”,這當然不屬于守法之舉。“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期待能夠落地生根。
事實上,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大學講壇也是神圣的,這就決定了大學教師理應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而不是自顧自地宣泄著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上發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這一點可以說在大多數學校都存在著,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也確實有時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今隨著教育部相關規定出臺,期望高校教師們都能從自身言行做起,切實守住這一紅線。
毋庸置疑,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對于肩負人才培養重任的大學來說更是如此。這就已經決定了在意識形態這場戰爭中,高校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陣地,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神圣的課堂。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更應明晰自己在意識形態培育中的責任和義務,牢牢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將最好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責任編輯:洋洋)
本文關鍵詞:關于高校教師的執教之本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